提到古代历史上的才女,蔡文姬应该是不少人心中的答案。在东汉末年,蔡文姬博学多才,擅长文学、音乐、书法。而蔡文姬之所以能学有所成,显然离不开父亲蔡邕的指导。蔡邕精通音律,才华横溢,师事著名学者胡广。除通经史、善辞赋之外,又精于书法,擅篆、隶书,尤以隶书造诣最深,有“蔡邕书骨气洞达,爽爽有神力”的评价。
(资料图片)
值得注意的是,蔡邕不仅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、书法家,也在朝廷担任重要的官职。不过,在激烈的权力较量中,蔡邕最终落下了凄凉的结局。
一
具体来说,蔡邕少年时即博学多闻,师从太傅胡广。喜欢文学、数术、天文,还擅长音乐。汉桓帝时,宦官听说蔡邕的琴鼓得好,于是告诉桓帝,命令陈留太守督促他启程。当然,蔡邕鄙视宦官,就装病在家。
建宁四年(171年),蔡邕被司徒桥玄征召为掾属,受到桥玄的厚待。后出任河平县令,又被召拜为郎中,在东观校书。后升任议郎。议郎是一个可以给皇帝提意见和建议的官职。于是,蔡邕上疏建议灵帝废除近禁,不要拘于时间与三互法,只要合适的就可以任用。但汉灵帝没有理会。
光和元年(178年),蔡邕弹劾太尉张颢、光禄勋玮璋、长水校尉赵玹、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。不过,这也让蔡邕遭到了打击和报复。不久之后,汉灵帝下诏将蔡邕免死,与家属被流放至朔方郡,不得因赦令而免罪。
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蔡邕一开始的仕途是比较坎坷的。但是,伴随着汉灵帝的去世,蔡邕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。中平六年(189年),汉灵帝去世。在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两败俱伤后,董卓趁机率军来到洛阳,并控制了朝廷大权。
二
当时,董卓听说蔡邕的名气,于是征召他,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。董卓大怒,骂道:“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,蔡邕就算骄傲,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。”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。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,被任命为代理祭酒,很受董卓敬重。
很快,蔡邕又被举为高第,历任侍御史、治书侍御史、尚书,三天之内,遍历三台。又升任巴郡太守,被留任侍中。从官职上来看,蔡邕显然受到了董卓的重用。诚然,董卓在历史上有残暴不仁的一面,不过,董卓对士大夫其实是比较敬重的。而且,董卓对蔡邕的意见也是比较重视的。
初平元年(190年),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,随汉献帝迁都长安,被封为高阳乡侯。董卓的宾客部属想让朝廷尊崇董卓与太公相比,称尚父。董卓询问蔡邕的意见,蔡邕说:“太公辅周,奉命灭商,所以特号为太公。现在您的威德虽高,但相比尚父,我以为还不行。等到关东平定,陛下返还旧京,然后再讨论此事。”诚然,蔡邕是在提醒董卓还不够资格,不过,董卓还是听了他的话。
三
初平三年(192年),王允联合吕布除掉了董卓。董卓被杀后,蔡邕在司徒王允坐上,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,并为之叹息,脸色都变了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蔡邕的这些表现可谓是人之常情,毕竟他确实受到了董卓的恩惠。
不过,王允却对蔡邕勃然大怒,呵斥他说:“董卓,是朝廷的大贼,差点倾覆了汉室。你作为臣子,应该一同愤恨,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,忘记了操守!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,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,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?”于是,王允立即派人将蔡邕逮捕起来。
对此,蔡邕递上辞表道歉,请求受到刻额染墨、截断双脚的刑罚,以求继续完成汉史。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,没有成功。不久之后,蔡邕就死在了狱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等到蔡邕去世后,王允才后悔了,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。当时蔡邕六十岁。因为蔡邕才华横溢,刚正不阿,得知他的死讯,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。经学家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,叹息说:“汉朝的事,谁来考定啊!”兖州、陈留郡间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。
关键词: